close
【聯合報/記者許峻彬/台北報導】

「給病人問十個問題只花六分鐘,卻可免除後續一百零八天的求診住院與致命危機。」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昨天扮成醫師,模擬與病人對話,呼籲醫病用「求診十問」加強溝通。

知名出版人郝明義的妻子前年十一月到醫院就診,因為醫病間問答草率,一周內三次改病名,於是改看另家醫院,兩周內急速惡化,進加護病房還接到病危通知,轉到第三家醫院後才找到病因。他把過程寫成「那一百零八天」一書,捐出版稅,做為昨天啟動的「ucareicare」行動的經費,期能讓好病人遇上好醫師。

郝明義說,如果病人以「求診十問」問醫師,醫師願意耐心回答,病人就能知道醫師為什麼這樣開藥,為什麼如此治療,減少病人的焦慮,醫師也不必承受病人的誤會與抱怨。

郝明義發起連署,到昨天已經獲得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、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、衛生署長侯勝茂、台北市長郝龍斌、台中市長胡志強、台南縣長蘇煥智、台南市長許添財等人連署支持。

郝明義表示,民眾要參與行動,去醫院門診時,可佩戴一個幾米設計的ucareicare的胸章或標誌,誠品書店、金石堂書店、博客來與全台各大書局有售,每個十元,或上網免費取得標誌。

胸章的第一個意義是「提醒醫師,你怎麼治療的,我很在乎」,第二個意義是跟醫師說「請您治療我,我自己也是個注意維護並改善自己健康的人」,第三個意義是跟醫師說「請您保重,我也會小心注意」。

郝明義建議,民眾應使用求診十問學習與醫師溝通,另可使用網站http://ucareicare.net交換資訊,讓病人間能相互幫助,病人與醫師間能互相了解。

【2007/03/15 聯合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viali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